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11篇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11篇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1

“您好,请停车登记、测量体温。”2月7日,室外温度在0℃以下,在外面站一会儿就冻得手脚发麻。衡水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一大队辅警周刚和同事一起,在桃城高速口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登记。白班6个小时,赶上值夜班,要连续上12个小时。

忙了一天,下班后他还要照顾患病的妻子。2018年年底,妻子孙巧英确诊患上肺癌,如今癌细胞已经严重侵蚀骨质,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需要家人照顾。平时,周刚工作繁忙,妻子只能托付给岳母。这个春节,原本能休息5天,他打算用这难得的假期好好照顾妻子、陪陪儿子。

但因为疫情的到来,这个长假他反而比平时更加忙碌。农历腊月廿九,疫情形势愈加严峻,一大队号召全体民警、辅警放弃休假,做好准备抗击疫情。周刚毫不犹豫地在请战书上签下名字,他坚定地说:“疫情当前,就是要‘舍小家为大家’,我是共产党员,更要克服困难冲在前头!”

从农历大年三十接到命令开始,他就和同事们在高速路口坚守,为城市守好大门。1月28日深夜,正在执勤的周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妻子虚弱的声音:“我感觉浑身疼,快撑不住了,你回来吧……”得知此事,单位马上安排周刚休班。原本已经请好了假,周刚思考再三又拨通了妻子的电话:“我走不开啊!先让儿子给你做个伴,等我下了班再陪你。”妻子知道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只是嘱咐他做好防护就挂断了电话。直到第二天早晨交班后,周刚才赶紧带妻子去了医院。

事后得知,那天晚上妻子因为身体剧烈疼痛,几乎彻夜未眠,周刚满心愧疚。“最近一直在忙,感觉最亏欠的人就是妻子。不过,疫情当前,大家都非常疲惫,我要是休假了,其他同事的工作量就会增加。家里的困难我能克服,不能再给大家添麻烦!”质朴的周刚说。

2月3日上午,是妻子进行肝介入手术的日子。当天,周刚正好值上午班,他悄悄和同事换了班,手术完成后,又出现在执勤岗位上。每天在医院和执勤点两点一线奔波,周刚脸上难掩疲倦,但是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从除夕到现在,周刚和同事们累计监测车辆近8000辆。

“家事、国事自古难两全,我是党员,只要国家有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周刚的脸上坚毅而平静。“我现在就盼着,等到春暖花开,疫情过去了,媳妇的病也能有所好转,我在家好好陪陪她……”说到这里,周刚的眼圈湿润了。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四

连日来,疫情牵动人心。在海垦八一总场,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放弃家庭的团聚,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的战斗在抗“疫”前线,只为守护垦区群众的健康。有效的防控措施也得到了群众认可、支持,爱心人士送来口罩、热水汇聚成爱心力量,温暖了防控疫情的一线人员。

“都快12点了,那么冷的天,你们在这守了一天了,肯定累坏了吧,快来吃碗方便面,怕你们没有热水,我们就连热水都给你们带来了。”夜晚时分,八一总场公司的一对爱心夫妻为坚守在八一彩门疫情防控执勤点的工作人员送来慰问。

“已经不止一个爱心居民给我们送来物资了,有的连名字都不愿意留,只说自己和我们一样,都是八一人。这让我们特别感动。”八一居的黄育顶说,危难时刻,最能彰显真情。群众的这一个个暖心的举动,也是对广大执勤人员工作最大的理解及支持。

八一总场公司的项目合作伙伴海南嘉雨园置业有限公司,积极调动内外部资源,将1000个口罩和500个防护手套等防控疫情物资送到了疫情防控点。

此外,在八一总场场部、铁路桥、东山、金川、长岭等各分场的入口处与当地所属的居工作人员共同设卡值守,对来往车辆及人员等信息进行登记,并对进出人员宣传科学防护知识。公司副总经理王克兵不仅每日都到防控疫情执勤点来检查指导工作,更是不断创新宣传防控疫情的方法,他夜晚加班自编自写防控宣传语,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进行防控宣传。

年轻党员主动作为,老党员也积极发挥余热。在公司协同各居在各连队点设立执勤点的时候,长岭312队的一位退休老党员陈荣仲,自发加入到了执勤队伍中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方伟吉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几个月了,当问及妻子支不支持他的工作时,方伟吉说道:“我是党员,我就要先上。我妻子是预备党员,每天我出门,她总是和我说,要尽职尽责,会在家做好饭菜等我回去吃。”

同时,八一总场公司工会也为坚守在防控疫情一线执勤点的工作人员送来消毒液、口罩,食物,水等防控物质,保障好坚守在执勤点上工作人员的防控物资需求。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2

所谓习惯,是之于生活中最平常的存在;早起的一杯温水,是习惯;睡前的一杯牛奶,是习惯;疫情面前,他们始终冲在第一线,亦是习惯。他们不是别人,他们是医务工作者、是工作人员,是我们的守护神,是最美的逆行者。

舍身取义化身“守护神”,情义深责任重。是什么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线?是什么让无数医生护士主动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的团聚,请求前往一线支援武汉?是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安康,为了确保病患得到及时的收治,于是他们转身逆流而上,不是朝着家的灯光,而是背离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年夜饭的饭桌,而是奔向急救室的病榻。看着一封封按满红手印的请求书,他们说“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们说“我是教授,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我要冲锋在前”。不觉中,早已泪目,疫情面前,他们选择不放假、不离城、不退缩,他们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青春挽救别人的生命,为我们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在此,愿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保护好自己,我们等你们回家!

精准监控成为“保卫神”,措施全应对稳。疫情爆发以来,各地紧急响应,截至25日21时,除尚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所有发现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多地卫生系统、公安系统全部取消休假,全员在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时刻坚守岗位,带班值班,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各基层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以村民小组为战区,包组连户、责任到人,做到“宣传家喻户晓、排查精准到人、监测各家隔离、村口份分兵把守、情况每日一报”,一系列的措施快、准、稳,有条不紊的缓解了群众的紧张情绪。唯愿在众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尽早战胜疫情。

众志成城全民“鼓励神”,同命运共风雨。随着疫情的态势不断严峻,众多防护物资,如护目镜、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手术衣、防护面罩等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就连医院,也已经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武汉市蔡甸区,一座崭新的“小汤山”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在拔地而起,无数建筑工人和前线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战,争分夺秒筑建起一道道抗击病魔的医护城墙。河南、福建、浙江等地的医用防护品生产线,也马力全开、春节不休息,尽最大所能为一线奋斗的战士们提供最有力的物资保障。在接到武汉的紧急救援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往武汉。希望所有的群众们高度重视,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好他人,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病毒!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灾难面前,他们毅然逆向前行,不畏生死,他们当之无愧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愿英雄早日归来。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3

“护士长,拿套防护装备过来。”“护士长,这个表格怎么填?”2月29日10点30分,黄冈市中医医院综合科里,护士长谭青苗正忙得团团转。

谭青苗是宜昌姑娘,在黄州安家多年。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本该与父母、年幼的儿女共享天伦。1月21日,她的父母从宜昌来到黄州,准备和她一起过个热闹的新年。不料早在1月19日,谭青苗就已进入市中医医院感染科,回不了家。她的父亲说:“你让我来过年,我整个春节都没看到你的人。”“特殊时期没有办法。”她很愧疚地对父亲说。

1月22日晚,谭青苗转战黄冈市惠民医院。那里三层楼住了97名新冠肺炎患者。刚入院的病人还不适应隔离,每天谭青苗都得大着嗓音讲解着隔离知识,没两天嗓子都哑了。护理部主任周祥想法找来扩音喇叭,这才让她的嗓子轻松了点。每天的隔离知识讲解与安抚,让病人们慢慢接受了不能出门的治疗生活。

特殊时期又正值春节,保洁工人和护工都不好找,谭青苗就与另一名护士长承担了整个三层楼的所有垃圾清运工作。每次做完清洁,两人的衣服都是从里湿到外。“这些垃圾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污染源。”谭青苗说,就算找到清洁工人,她们也是会跟着清洁工人,指导他们做好防护:“毕竟我们也要为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1月29日晚11点30分,有8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转运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本该跟车的护士因不适应负压车无法跟车。谭青苗当即顶上,一直到1月30日凌晨4点左右才转运完成。在凌晨2点左右,一名70多岁的婆婆被抬上车,婆婆担忧地问:“我是不是好不了?”谭青苗握着婆婆的手,说:“别担心,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条件很好,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婆婆却说:“姑娘,你看起来好累,你睡会儿。”

谭青苗一回想起此事,就抑制不住感动,她说:“我一定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为这样可爱的人尽一份力。”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4

某某,某某市人民医院十一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护理工作25年。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发扬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用心服务为群众

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5年来,从未发生过护理责任事故,遵守护士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医药贿赂,多次拒收患者的红包及礼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在抗击“非典”和“甲流”期间积极带头值班,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寿光自然灾害时积极捐款、捐物。她经常进社区或在医院讲堂给病患者或孕产妇讲解有关的护理知识。每次义务献血车开进医院时,她都积极响应,踊跃献血。用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针见血还不疼

某某在业务方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勤于钻研,刻苦学习, 某某年7月至某某年10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并多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先后有5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护理杂志上。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更是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静脉输液,由于心内科的疾病性质所在,好多患者都是反复住院,加上患者年龄较大,血管穿刺非常困难。有一位刘大爷,由于房颤、心衰反复住院治疗,加上刘大爷曾经得过脑梗塞,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左手萎缩伸不开,右手为了拿东西方便不让扎针,每次只让护士在左手进行输液,血管特别细,其他护士都不敢给他输液,所以每次住院都是某某同志给他进行静脉穿刺,刘大爷曾半开玩笑地说:“孙护士已经成了我的私人护士了。”从此,她真正成了这些老患者的私人护士,也就有了“一针见血还不疼”的美誉。这是病人对她技术的真实的评价。该市著名书画家李东明先生也患有心脏病,在心内科反复住院,同样,某某也是他的“私人护士”,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的护理,李东明先生感动之余,曾赋诗一首,“房寺古镇百姓家,芬芳馥郁飘桂花。琴心剑胆怀真技,除去病疴人人夸。”某某曾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群众满意好护士”、“优秀质控员”等荣誉称号。

创新工作开新篇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某某同志某某年12月被医院任命为二病区副护士长,2014年7月调十一病区任护士长,十一病区属于产科病房,科室性质和原来相差很大,为了顺应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她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并不断外出学习,学习产科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和产科护理管理的知识,带领大家在科内率先开展了母婴规范化护理技术,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也同时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护理工作无小事”,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正是由于她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担子的重量所在,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她严把护理质量关,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不允许发生任何小的失误,她带领的十一病区在她任职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起护理差错事故。

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某某同志一直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救死扶伤的原则,以崇高的医德,无私奉献的爱心践行着一个护士的神圣职责,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5

“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有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短短的时间波及全国,空了街道、堵了医院。医者忙碌的背影如洁白的帕绢,抹去了病患亲人焦急的泪水;钟南山院士铿锵有力的指令,安了我们担忧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从死神手里抢人罢了。护目镜和口罩在他们脸上留下“最美的伤痕”;密不透风的白色防护服上,写下激励的话语。疫情无情,“逆行者”是最温暖的风景。

谢谢你们,上演最美逆行。谢谢你们,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幕幕,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举国上下一盘棋,军民联动共驰援,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全国打响。淄博也不例外,百姓们安守在家,无数的党员们坚守在各个小区防疫劝退点的岗位上,走在控疫防疫的第一线。

一根扁担,十里寒风。隔离病毒,不隔大爱。2月12日上午7点半左右,一位大叔用扁担挑着两箱物品,来到淄博淄川疫情检查点,放下物品后,转身就走,坚决不留姓名。事后,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位大叔,他叫殷长秀,今年53岁,2月12日早5点40他就从家里出发,用扁担挑着自家舍不得用的微波炉和一箱寓意平安的苹果,走了两个多小时,步行了10多里路,只为让防疫人员吃上热乎饭。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菜农们起早贪黑,拔出一筐筐新鲜的蔬菜,是给武汉战役中的人民最恳诚的祝福。数不尽陌生的好心人,把他人想在前面,为站岗的人们,送去消毒水,送去口罩。是啊,疫情下的中国,是有抬价牟利的商人,是有造假售假的败类,但是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中国人的温暖,在灰暗的大气中熠熠闪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场战“疫”,携子之手,一道并行,光明在路上,更在不远的前方。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6

还记得03年轰动全国的非典吗?那时候医学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多少人的性命被夺走,医护人员的日夜看护也是我们不会忘记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抗击非典医护人员个人的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7

--,男,汉族,--岁,--县--镇红庙村人。19--年从医,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乡村医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常德日报报道,年年都被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到--镇中心卫生院的紧急通知,立即马不停蹄赶往镇卫生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目镜更是极度缺乏,镇卫生院库存告急。会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在防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圆满完成镇政府及卫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务。

大年初三,即使防护物资不够用、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即使突发急性结膜炎,视力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奋斗在抗疫一线,挨家挨户进行摸排,逐个量一遍体温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他在家接受了输液治疗,初四病情刚有所好转,他却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与抗疫任务我还要梳理一遍,还有几位病人的体温未测量,摸排工作还未完成。”一大早,家人准备好的早餐来不及吃就出门了,给村民发放口罩,给湖北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一忙就是一上午。来不及吃午饭的他又急忙赶往几位刚摸排出来的从湖北返乡人员家里,进行体温测量并询问情况。下午三点,--在骑车回家途中,由于个人病情未痊愈、一天未进食,突然晕厥,摔至重伤。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治病救人,为了他人安危,他未将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由于病情较严重,需行手术治疗,临进手术室前,他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饿,真想吃点东西后继续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目前,他还在重症监护室,未脱离生命危险。(妻子--是一位村干部,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工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虽然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践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急诊科负责人

今年的春节跟往年不一样,没有爆竹声声辞旧岁,也没有大街小巷的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做贡献。

而有那么一个地方却异常的“热闹”。同时有那么一个人,他的身影一直穿梭在这个“热闹的场所”——他就是贵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负责人--。

春节期间,人流量多,往往也是急诊科最忙碌的时期,接诊的病人都是以往的数倍,夜间更是承担所有门急诊病人。由于疫情的严峻形势,--考虑到大家辛苦,在开交班会时说:“大家超负荷地上班,无一句怨言,我很欣慰,但是我更希望你们能劳逸结合,请上班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打扰下夜班的同事,有任何事情第一时间拨打我的电话。”就是这么一句话、一个身体力行的举动,却将“职责所在,使命担当”这八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场毫无硝烟的战斗警报拉响了,--不仅要做急诊科事务,更是担任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救治专家组成员,负责对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会诊排查、业务指导、医疗救护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应急救治工作。

从临近春节开始他就以院为家,他的儿子在寒假作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我想我的爸爸,我想他平安地回家。爸爸每天都奋斗在第一线,每天都要接触无数的病人,他为了保护我们,主动和我们“隔离”了,只有在微信视频中才能见他两眼,我真的好想他,但我更希望他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好好地保护自己。”

--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8

重症监护室新婚护士黄艳清:

缺医护人员 我义不容辞

“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

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我瞒着公公婆婆,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旅游的路线,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疫情发生后,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黄色防护服。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

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我还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9

近日,一张照片在朋友圈被很多人点赞,主人公穿着防护服,在转运病人的公交车座椅上打盹,照片中的人是李莎,湖北武汉开发区沌口街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参加工作已有12年。

1月25日,正在沌口街全力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值班的李莎突然接到紧急通知,立马赶回医院和同事们一起抗击疫情。从那天开始,她就基本上以院为家了。

近期,武汉发起战“疫”总攻,对确诊、疑似、发热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收治和隔离,沌口街卫生服务中心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50多名医护人员都冲上了一线:在预检分诊台给病人量体温、打针输液,随车接护送患者和密切接触人员到定点医院或集中隔离点……

李莎的身体并不是很好。2014年,她患过急性胰腺炎,病愈后身体仍然虚弱。在上了一个夜班之后,她感冒发热。幸运的是,排除了新冠肺炎。于是,她再次请战一线。2月9日下午4点到10日上午8点,轮到李莎上夜班,在这10多个小时内,她和同伴连轴转,把15名患者分别送到了多个隔离点和医院。

深夜的武汉街头,寒冷刺骨。“有时候在社区门口一等就是1个多小时,又冷又累。送完病人返回时,我就蜷缩在转运病人的公交车座椅上休息一下。”李莎说。目前,她已经参与转运了50多名患者。每天一趟一趟地往返于社区、隔离点和定点收治医院之间。

为了全身心投入这场战役,李莎把儿子送到了父母家。10日上午下夜班后,在返回自我隔离点的途中,李莎到父母小区墙外,隔着窗户远远地看了一眼儿子,便匆匆离开。

按照排班,接下来几天,她还要上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每个班都是12小时。“穿上防护服,就不是普通人,咬着牙也要向前冲!”李莎说。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10

说起格桑花,相信大家便能联想到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的格桑梅朵,联想格桑花的简单,不妖艳,不芬芳,纤细但不失挺拔,柔弱但不失坚韧。我们可以说格桑花是幸福的天使,谁拥有了它,谁就会拥有一生幸福。在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有一位来自青藏高原上的格桑花---_。

相信大家如对_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近期,各大网站和各类朋友圈刷屏了来自青海省化隆县藏医院的内科副护士长_的先进事迹。今年31岁的_,当听到党支部向该院全体医务人员发出驰援武汉号召时,_同志主动举起手说:“院长,我去吧”。简短的几个字,瞬间彰显了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打破了会场一时的尴尬和纠结气氛,同时也感动了在场所有医务人员。

在日常工作中,_同志的工作表现就如其道出的“我是一名护士,护理经验比别人多,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有自己的特长”一般,在业务能力方面她是属于该院数一数二的能人。作为一名一线护士,她始终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放在首位,并做到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不顾两个幼年的孩子,直奔武汉。当有人问她,“你舍得丢下两个小孩吗?”她便道,“我也舍不得,谁愿意丢下小孩,但我穿上工作服,我就是一名护士,驰援武汉,我就是一名战士,抗击疫情是我的职责”。几句没有豪言壮语的对话,真是应验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穿上大褂她是白衣天使,脱下大褂她是女儿亦是母亲”的佳话。

白衣天使不是百毒不侵,白衣天使也是血肉之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赞扬_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更要大力宣传和学习的忘我工作、忠诚奉献的品质,以_为榜样,扎实工作、不辱使命、奋勇前进。

医护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篇11

梁世奎:用生命铭刻的丰碑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世奎.与那些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职的医务人员一样.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在了他一生挚爱的手术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后抢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复.即将健康出院.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抗击[非典".实践[三个代表".学习时代勇士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开展起来.梁世奎曾说过的话:我是党培养的.关键时候我要为党分忧为民解愁

推荐访问:抗击 医护人员 冠状病毒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医护人员 医务人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美篇标题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牺牲的医生有多少人 新型冠状病毒医护人员的敬佩之处 新型冠状病毒医务人员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内容 你想对抗击冠状病毒的医护人员说什么 赞美抗击冠状病毒的医务人员 关于冠状病毒的医护人员的事例 医护人员对抗新型冠状病毒